BOD快速測定儀是檢測水體中生物需氧量的重要設備,廣泛應用于環境監測、污水處理等領域。其工作原理基于微生物對有機物的分解作用,通過測量相關參數間接計算BOD值。設備在長期使用中可能因環境影響、操作不當或部件老化出現故障,掌握常見故障的解決方法,無需依賴復雜技術參數即可快速恢復設備功能。 一、數據異常的故障解決 數據異常是最常見的故障類型,表現為檢測結果偏高、偏低或波動過大,需從樣品、試劑和傳感器三方面排查。 若數據偏高,可能是樣品預處理不當。水樣中若含有余氯等抑菌物質,會抑制微生物活性,導致檢測值失真。此時需重新處理樣品,加入適量脫氯劑消除余氯影響后再檢測。此外,若樣品中懸浮物過多,可能吸附檢測試劑,需先過濾樣品去除雜質,避免干擾檢測反應。 數據偏低多與試劑相關。BOD測定需使用專用營養液和微生物菌種,若試劑過期或保存不當(如營養液變質、菌種失活),會導致反應不完全,檢測值偏低。解決方法是更換新鮮試劑,確保試劑在有效期內且按要求儲存(如冷藏保存),使用前將試劑恢復至室溫并充分混勻。 數據波動過大可能是傳感器故障。檢測所用的溶解氧傳感器若表面污染或膜片老化,會影響信號穩定性。需拆下傳感器,用純水沖洗后,用軟布輕輕擦拭敏感部位,去除附著物;若膜片破損,需更換新膜片并補充電解液,確保安裝密封良好。此外,檢測環境溫度波動過大也會導致數據不穩定,需在恒溫環境中進行檢測,必要時開啟設備的溫度補償功能。 二、設備無法啟動的故障解決 設備無法啟動多與電源和電路相關,需按步驟排查供電鏈路。 首先檢查電源連接。確認電源線插頭插緊,插座供電正常,可通過連接其他電器驗證插座是否有電。若電源線有破損,需更換同規格電源線,避免因線路短路導致設備損壞。部分設備配備保險絲,若保險絲熔斷,需打開電源盒更換同型號保險絲,更換前需確保設備斷電,防止觸電。 電路接觸不良也會導致啟動失敗。打開設備外殼(需斷電操作),檢查內部接線端子是否松動,尤其是電源模塊與主板的連接線,發現松動需重新插緊并固定。若設備長期未使用,可能因觸點氧化導致接觸不良,可用細砂紙輕輕打磨觸點,去除氧化層后再連接。 主板故障需專業處理。若上述檢查均無問題,可能是主板元件損壞,此時需聯系廠家維修或更換主板,不可自行拆解主板上的芯片或元件,以免擴大故障。 三、反應艙異常的故障解決 反應艙是樣品反應的核心區域,常見故障包括溫度失控、密封不良等。 溫度失控表現為反應艙無法加熱或降溫至設定溫度。若無法加熱,可能是加熱管損壞或溫控傳感器故障。檢查加熱管接線是否脫落,若接線正常但仍不加熱,需更換加熱管;溫控傳感器故障時,設備無法感知實際溫度,需更換傳感器并重新校準溫度。若溫度持續偏高,可能是散熱風扇故障,需清理風扇灰塵或更換風扇,確保散熱正常。 反應艙密封不良會導致樣品泄漏或氣體交換異常。檢查艙門密封圈是否老化、變形,若有破損需更換新密封圈,確保艙門關閉嚴密。反應瓶與艙內接口的密封墊若磨損,也會導致泄漏,需更換對應規格的密封墊,擰緊反應瓶時力度適中,避免過度用力損壞密封件。 四、操作失誤導致的故障解決 部分故障源于操作不當,規范操作可避免此類問題。 若設備提示“樣品過量”,多因反應瓶內樣品加入量超過規定限度,導致反應液溢出影響檢測。解決方法是倒掉多余樣品,按標準量重新加入,確保樣品體積在規定范圍內。操作時需使用專用移液工具,避免憑經驗添加。 “程序錯誤”提示常因操作步驟混亂導致。BOD測定需按特定流程進行(如先加試劑后放樣品、設定反應時間等),若跳過步驟或順序顛倒,設備會報錯。此時需退出當前程序,關閉設備后重新啟動,按說明書步驟從頭操作,確保每一步驟完成后再進行下一步。 五、日常預防與維護建議 定期維護可減少故障發生,延長設備壽命。每周清潔反應艙和傳感器,去除殘留樣品和試劑;每月檢查管路是否堵塞,用純水沖洗疏通;每季度校準溫度和傳感器,確保檢測精度。長期不用時,需清空反應艙,斷開電源,存放于干燥通風處,避免陽光直射和潮濕環境。 建立故障記錄臺賬,詳細記錄每次故障的現象、處理方法和時間,便于總結規律,提前預防同類問題。若遇到反復出現的故障或無法自行解決的問題,及時聯系廠家技術支持,避免因自行拆解導致設備損壞。 六、總結 BOD快速測定儀的故障多與樣品處理、試劑狀態、傳感器性能及操作規范相關。解決時需先判斷故障類型,再針對性排查處理:數據異常從樣品、試劑和傳感器入手,啟動故障檢查電源和電路,反應艙問題關注溫度和密封,操作失誤則需規范流程。通過日常維護和科學處理,可有效減少故障,確保設備穩定運行,為BOD檢測提供可靠數據支持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