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線BOD(生化需氧量)監測儀通過模擬自然環境中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過程,實時檢測水體中可生化降解有機物的含量,是水體污染治理、生態監測的重要設備,常部署于污水處理廠、河流斷面、工業廢水排放口等場景。其設備結構包含精密的微生物反應單元、傳感器模塊、電路控制系統及采樣組件,運輸與儲存過程中若防護不當,易導致部件損壞、微生物活性降低或電路故障,影響后續使用。以下從運輸防護與儲存規范兩方面,詳解bod監測儀">在線bod監測儀的運輸與儲存要點。 一、運輸防護 運輸需圍繞“防震動、防碰撞、防環境干擾”展開,從運輸前準備到運輸過程管控,全方位保護設備,避免運輸損耗。 1、運輸前的設備預處理與包裝 運輸前需對設備進行針對性預處理,確保核心部件處于安全狀態。首先拆解易損部件:將外置的采樣管路、傳感器探頭(如溶解氧傳感器、pH傳感器)與主機分離,單獨包裝——采樣管路需排空內部殘留水樣,用純水沖洗后晾干,兩端用防塵帽密封,防止灰塵進入;傳感器探頭需浸泡在專用保護液中(按說明書要求配制),或用濕潤紗布包裹,避免探頭干裂、傳感膜損壞;微生物反應單元若含有活性微生物,需根據運輸時長選擇處理方式:短期運輸(1-2天)可保留單元內的培養液,長期運輸則需清空培養液,用無菌水沖洗后密封,防止微生物在運輸中死亡或污染。 包裝需采用多層防護結構。主機與拆解部件分別裝入定制泡沫箱,泡沫需與設備外形緊密貼合,避免運輸中晃動碰撞;泡沫箱內放置防潮袋與緩沖材料(如氣泡膜),防止潮濕環境損壞電路,同時進一步吸收震動;外層使用硬質紙箱或木箱,箱體標注“精密儀器”“輕拿輕放”“向上”等警示標識,提醒運輸人員規范操作;若運輸過程需途經低溫或高溫區域,需在箱內放置溫控袋(低溫用保溫袋、高溫用冰袋),維持箱內溫度在設備耐受范圍(通常為5-35℃),避免極端溫度影響部件性能。 2、運輸過程中的管控與監測 運輸過程需選擇適配的運輸方式,優先選用專業冷鏈物流或具備減震、溫控功能的運輸車輛,避免普通貨運車輛的劇烈震動與溫度波動;運輸路線盡量避開顛簸路段與惡劣天氣區域,減少運輸時間,縮短設備暴露在不穩定環境中的時長。 運輸途中需定期監測設備狀態,若設備配備遠程監控功能(如溫度、震動傳感器),可通過手機端實時查看箱內溫度與震動數據,發現異常及時聯系運輸人員調整;若無遠程監控,運輸人員需每4-6小時檢查一次箱體是否破損、標識是否清晰,避免箱體傾倒或防護結構損壞未及時發現。 二、儲存規范 儲存需根據儲存時長(短期、長期)與環境條件,采取針對性防護措施,確保設備長期閑置后仍能正常運行,核心在于“控溫濕度、防腐蝕、保部件活性”。 1、短期儲存(1-2周):維持設備待命狀態 短期儲存無需完全拆解設備,重點是保持核心部件活性與環境穩定。將設備放置在干燥、通風的室內環境,溫度控制在10-30℃,濕度不超過60%,避免陽光直射、靠近熱源(如暖氣、空調出風口)或潮濕區域(如水槽旁),防止電路受潮短路、塑料部件老化;傳感器探頭按運輸前的保護方式存放,定期檢查保護液或紗布濕度,不足時及時補充;微生物反應單元若保留培養液,需每日觀察培養液狀態,若出現渾濁、異味,需及時更換,防止微生物污染;設備需每周開機運行30分鐘,讓電路與傳感器保持活性,同時檢查各模塊是否正常響應,避免長期閑置導致部件卡頓。 2、長期儲存(1個月以上):全面防護與部件保養 長期儲存需對設備進行徹底清潔與防護,減少部件損耗。首先再次清潔設備:主機表面用干燥抹布擦拭,去除灰塵;電路接口用棉簽蘸酒精擦拭,防止氧化;微生物反應單元徹底清空,用無菌水反復沖洗后晾干,內壁涂抹專用保護劑(若有),避免殘留有機物腐蝕單元;傳感器探頭取出保護液,用純水沖洗后晾干,涂抹傳感膜保護劑,放入防潮包裝盒單獨存放。 儲存環境需嚴格控制,選擇恒溫恒濕倉庫,溫度穩定在5-25℃,濕度低于50%,倉庫內放置除濕機與干燥劑,定期更換干燥劑;設備與拆解部件分開存放,部件放入密封袋,袋內放置防銹紙(針對金屬部件)與防潮袋;避免與腐蝕性物質(如酸堿試劑、有機溶劑)同處存放,防止設備外殼、金屬部件被腐蝕;定期(每2-3周)檢查儲存狀態,查看部件是否霉變、生銹,傳感器保護液是否失效,及時處理潛在問題。 3、特殊環境儲存(低溫、高濕、高腐蝕):針對性防護 在低溫地區(溫度低于5℃)儲存時,需為設備加裝保溫罩,或在儲存區域配備加熱裝置,防止電路元件因低溫損壞,傳感器保護液需更換為抗凍型,避免凍結脹裂探頭;高濕地區需使用工業除濕機,將濕度控制在40%以下,設備內部放置防潮袋,關鍵電路接口用密封膠密封;高腐蝕環境(如化工廠區倉庫)需將設備放入防腐蝕機柜,機柜內放置吸附劑(如活性炭),吸附空氣中的腐蝕性氣體,同時定期用中性清潔劑清潔設備外殼,去除表面腐蝕性殘留。 儲存結束后,需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與調試:重新組裝拆解部件,檢查傳感器靈敏度、微生物反應單元密封性、電路是否正常通電;對微生物反應單元重新接種活性微生物,進行校準測試,確保設備檢測精度符合要求后,再投入現場使用。 三、結語 綜上,在線BOD監測儀的運輸與儲存需圍繞設備結構特性與核心部件需求,從預處理、包裝、運輸管控到儲存環境調節,全方位降低損耗風險。科學的運輸與儲存不僅能延長設備壽命,更能確保設備投入使用后的數據準確性,為水體BOD監測提供可靠支撐。
|